新闻中心

      不知从何时起,美国大多数幼儿园里不再是单纯的快乐游戏。放眼望去,字母表、单词墙、课堂守则、教学进度表,甚至励志名言,目力所及之处,各种信息排山倒海般扑面而来。

      一边在高喊“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边在浅吟“孩子,你慢慢来”......现实与理想间,纠结的似乎不只是中国家长,大洋彼岸的美国眼下也在重新思考:幼儿园的孩子们到底该学什么?

      【幼儿园变成新的一年级了吗?】

      美国幼儿教育专家埃丽卡·克里斯塔基斯在最新一期《大西洋月刊》中发表文章说,全美早期教育状况二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墙壁上一大堆让人摸不清头脑的各种所谓早教挂图。更重要的是,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也变了。

      美国2010年推出首部全国统一课程大纲《州立共同核心课程标准》,旨在夯实学生英语和数学基础,提升全国基础教育质量。依据大纲,幼儿园相应提高语言和数学教学标准,教室里出现越来越多的课堂作业,老师们开始运用直接教学法向幼儿讲解、传授知识。

      克里斯塔基斯认为,直接教学法更适合较高年级学生,因为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主动教学、被动学习。如今,它之所以能扩展到幼儿,是因为大环境变了,而课程大纲不过是反映这种变化的一面镜子。

      美国研究人员近年开展一项研究,对比1998年和2010年全国幼儿园教师教学理念,发现期望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能识字的教师比例由30%飙升至80%。结果自然是,孩子们欣赏音乐、发展艺术能力的时间不断被压缩,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练习册和作业。

      研究人员最后忧心忡忡地得出结论:当今幼儿园妥妥变成了新的一年级。

      【谁在推着孩子跑?】

      原本,幼儿园只是孩子进入小学前的过渡阶段,本应“悠哉乐哉”,可为什么时至今日,那么多孩子还没来得及享受快乐时光就提前冲向了小学一年级呢?

      克里斯塔基斯认为,深究起来,就要从美国幼儿园发展的历史说起。

      起初,美国社会普遍认为,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唯一适合养护和教育幼儿的场所,母亲是最佳教育者。日间托儿所、保育院等早期教育机构往往是作为慈善机构或社会福利机构,帮助那些无力承担子女养护教育的家庭。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家庭养护教育与机构保教对立的态势逐渐被打破,走向融合。特别是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随着大量女性走入职场,越来越多的孩子无法接受纯粹的家庭保育,早期教育成为社会的重大民生需求,政府和百姓也都开始日益关注早期教育质量问题。

      政府最新统计数字显示,美国4岁儿童中仅大约四分之一没有与教育机构产生交集,更多的孩子则分散在日托中心、公立、私立幼儿园或其他琳琅满目的早教场所中成长,从那里步入小学。

      于是,幼儿园不再单纯提供幼儿生活保障,而是开始考虑为入学做准备。“一旦准备不充分,孩子就可能升不了小学,”克里斯塔基斯在文章中写道。

      密西西比州先前一项研究发现,在部分县,超过10%的幼儿园孩子因能力不足被拒绝升入一年级。那么,入学能力从何而来?在不少人眼中,这主要靠幼儿园培养。而入学准备,也随之不断提前。

      结果,本需在大班结束前识点字的孩子,现在得提前认字;原本要在小学一年级学的简单加减法,现在要提前到幼儿园阶段;过去主要引导孩子自在玩耍的教师,现在要哄着孩子先完成“作业”再玩;而原本只是要求五六岁的小朋友能坐下来拿出纸笔完成任务的幼儿园,现在却要求缺乏相应运动能力和专注力的小小孩达到要求。

      克里斯塔基斯调查部分幼儿家长后发现,不少人认为幼儿阶段提前学习,有助于顺利进入较好的小学,进而有更大几率“步步为赢”,收获所谓成功人生。而以往“快乐教育”、“慢慢来”的倡导不合时宜,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另一部分人虽然不赞成这个观点,但他们因为找不到或者承担不起更好的选择而随波逐流,客观上进一步助长大家对幼儿园超前教育的需求。

      【早起的鸟儿真的有虫吃吗?】

      美国早教历史学家史蒂文·明茨在他的专著中写道,数十年来,美国国民对于幼儿园的定位一直在“提供保障”和“做好准备”之间徘徊。进入21世纪后,社会上兴起一股强大的洪流,在为幼儿做入学准备这条道上越走越远——

      越来越多的双职工家庭忙着把孩子送到形形色色的早教机构提前学会这样那样的知识;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早期经验对儿童未来认知发展的影响;还有越来越多的人担心,贫富差距带来的知识鸿沟在不断扩大,舍不得让孩子早拿课本,就可能害他陷入“一代贫、代代贫”的恶性循环。

      但问题是,这样的准备真的有用吗?这样的影响真的可持续吗?这样的学习真的有助于教育公平吗?

      不少幼师告诉克里斯塔基斯,现在的孩子似乎不如上几代人那样好奇和投入。越来越多的小朋友语言能力似乎不足以复述简单故事、使用基本连词和介词,甚至缺乏简单的联想能力,例如将叶片上的叶脉与手背上的血管联系起来。

      而科学研究结果更是让人听着揪心。

      研究人员去年9月在《纽约杂志》周刊发表文章说,他们对田纳西州公立幼儿园开展大面积评估后发现,提前接受小学教育的小朋友入学时确实比同龄人表现出更强的“入学准备”能力,但他们更容易在一年级就出现厌学倾向,到了二年级,他们中不少人在读写能力、语言能力和数学能力测试中成绩反而不如其他人。

      研究人员认为,过度依赖直接教学法和大量肤浅的重复训练好比犯罪,害人不浅。常年面对枯燥乏味的练习,难怪孩子们会丧失学习热情,遑论长期发展。

      克里斯塔基斯更是尖锐地指出,时下流行的超前教育理念不讲客观规律、因材施教,只是生搬硬套、一味赶进度,一方面可能事与愿违、拔苗助长,孩子们非但提高不了技能,反而丧失学习兴趣和能力;另一方面又可能掩盖真相、一叶障目,让人忽视孩子真实的能力发展。

      至于超前教学能否缩小贫富学生之间的成绩乃至成就差距,美国儿童教育顶级专家罗伯特·皮安塔早有定论:“根本没有这样那样的证据”显示这种教学能担此重任。

      【幼儿园到底该教什么?】

      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卡伦·比尔曼说:“如果学前教育只是注重学习事实,只是灌输字母知识、数字知识,孩子们就会失去能够推动他们发展的学习欲望和动机。”

      那么,学前教育到底该关注什么?

      耶鲁大学教授爱德华·齐格勒是研究儿童发展和早教规划的知名专家。他认为,最好的幼儿园应该具备以下特点:提供大量机会鼓励幼儿听说复杂、互动性强的语句;课程设置能为幼儿入学提供广泛的能力准备,包括社会和情感交流技巧、主动学习能力;鼓励家庭成员有意义的参与活动;具备一支有见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不少教育专家赞成他的看法。他们认为,学前教育真正重要的是开发幼儿听说能力,而非读写能力。幼儿正是通过与成人和同龄人之间看似只言片语的闲聊学会提取有效信息,加工、修正原有看法,扩展认知。而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克里斯塔基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真正高水平的幼师会不断尝试与孩子们聊天,想法设法鼓励他们表达个人想法、活跃思维能力。例如,一名普通教师可能看到孩子的画后会简单夸一句:“这房子真漂亮!”而高手就会蹲下来问孩子:“能告诉我你画的是什么吗?”

      两者区别在于,前者是单向交流,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画的到底是不是房子,就直接下结论——这是个房子,老师很喜欢——从而关闭了进一步对话的可能;后者则以开放式的问句引导孩子说出想法,探知孩子内心,成为启发孩子思维能力的,而思维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核心。

      可惜,在美国,这样的高手不多。一项针对11个州700个幼儿园班级的研究发现,仅15%的班级存在这类启发式、探索性的有效互动。更多的幼教是在单向灌输,只强调肤浅的模仿和记忆行为,而忘记对于好奇心正旺盛的4岁小孩而言,这点能力其实根本不算什么,真正有难度的是讲究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

      克里斯塔基斯视语言交流为最有效的早期教育方法,其重要程度远远超出大多数读写训练。她说,研究人员对13个早期教育读写课程展开综合分析后发现,没有证据表明这些课程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能力,“这个结论难道不耐人寻味吗”?

      相关链接:教育中的“芬兰奇迹”

      北欧国家芬兰是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双赢”的典范。在不少国际教育评比活动中,芬兰教育质量长期名列前茅,创造了让学生享受“最短上课时间、最少考试和最平等的优质教学”的“芬兰奇迹”。

      不过,这个奇迹不是一蹴而就。上世纪70年代起,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革,芬兰放弃美国式的教学测评标准,更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因材施教,灵活开设课程。

      在幼儿园阶段,虽然政府强调学前教育是为小学教育做准备,但反对将学校教育内容前移。它更关注孩子入学前在情绪和认知方面的准备,重视教师与幼儿间的交流,着重培养儿童生活习惯、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芬兰人通常在7岁左右才开始接受正式读写训练。他们认为,儿童开始培养读写能力的基础是他们“此前听过、说过这些词句,问过这些问题并得到了答案”。

      事实上,不少国家也已认识到超前教育和强化教育的严重后果。欧洲部分国家立法禁止在学前教育中“抢跑”,德国甚至把这一条写进基本法,禁止家长在幼儿园之外给孩子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