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0-3岁的早教市场,在中国内地只有商业监管,没有专业监管。”新加坡早教专家陈禾语重心长地谈道。他在中国内地研究早教多年,实地调研了很多机构,对中国的早教市场了如指掌。内地早教做得不专业、家长不懂受蒙骗的现象,他深感痛心。

      国外品牌本土化有猫腻

      早教在我国起步较晚,在2008年左右经历了一个发展的高速期,现在由于经济发展、早教人才缺乏等原因,早教机构跑路的现象屡见不鲜。陈禾认为,早教是专业性极强的一项事业,不同于一般企业,可以凭经营手段来获得成功。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人发现原来一片空白的早教事业商机无限,于是纷纷投下巨资经营起了各种早教,很快便形成了一个杂乱无章的早教市场。

      陈禾对外国著名早教品牌在本地化做了深入调查,他发现,外国许多早教品牌有专业理论、专家指导,多年建立的早教课程和师资培训及经营策略,有的早教经营者引进这些品牌之后,以连锁经营或加盟的方式开辟市场,最为快捷,也最容易获得成功。在引进之后,如果真正实现合作经营,有外国专家团队支持,师资由专家培训及掌控,维持原来的水平当然没有问题。然而一旦权力落到惟利是图的商人手中,很快就会变了质。

      陈禾表示,国外品牌在降低成本以增加收益的目标下,外国专业顾问改为本地专家“挂名”了事,合格教师只是一个幌子,有几个人挂名就够,其他可以由薪金低廉的大专毕业生取代,培训也不再送去外国,只需本地短期培训便上岗。许多外国著名品牌本地化之后,收费保持原来水平,而专业水平渐行渐远。

      办学方不尊重早教专业性

      早教机构不专业,还由于办学方的办学理念及管理问题。陈禾认为,作为办学方的掌舵人多数不是教育专家,以商业操作模式办学,不尊重早教的专业性需求是必然的,这包括课程的设置、教学设备、教学管理、教师的甄选与培训等各个方面。

      陈禾走访了多家早教机构,他发现,有不少早教机构用3岁孩子的教育方式来教育8个月婴儿,让2岁孩子学4岁孩子的知识,经营者这样有恃无恐,他们认为家长不懂,不是教育专家。由于没有专业的课程开发团队,一套课程实施以后,就年年吃老本,从不更新或修订。“幼儿早教是根据幼儿心智发展的需求来设置的,在大脑科学研究取得新突破的今天,许多十年前风靡一时的早教,例如智能开发、右脑开发、记忆力训练,都在大脑神经科学的研究下被一一推翻,但他们依然以不变应万变。”陈禾觉得这种过时的早教理论对幼儿心智发展意义寥寥。

      教师只是考证能力欠缺

      陈禾对于早教机构的师资非常了解,他认为,早教教师专业性要求远比中小学教师,甚至大学教授更为严格,而且按照不同性质的早教,各有不同的要求。目前许多早教中心在教师资质、专业培训及专科医生的支持上都有一些欠缺。

      从师资来看,一般都需要育婴师及幼师的资质。特别是幼师,这是三年制或四年制的大专以上课程,没经过正规的幼师学习,任何人都无法胜任早教教师。而育婴师方面,仅有短期的认证考试培训课,这仅仅是为考证开办的课程,目的只为考试,对专业能力的获取没有太大好处。目前早教很难聘请到合格的幼师,这是师资能力欠缺的主要问题。

      陈禾认为,至于专业性极强的感统训练及语言训练课,除了必须具备感统训练师及语言治疗师的专业资质外,还需要拥有专业医生支持,以目前的许多感统训练课来看,几乎都没有专科医生的支持,而训练师也多数不具备应有的资质。

      要建立专业监管机构

      陈禾一语中的:“目前早教机构只有商业经营的监管,没有专业监管。”

      如何改变早教市场的怪现象呢?陈禾建议,教育部与卫计委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建立管理机制这种应该着眼于专业资质的考核、审查与监管。可以从课程设置、管理、教师资质三方面进行年检,评分不及格者必须停业整顿,接受辅导。

      早教机构,包括各类型的早教班、亲子教育中心,都必须聘请合格的教育专家或资深教师出任校长(园长),经营者只关注运营,不干涉专业教学事务,这样才能确保早教的专业水平。早教教师必须接受专业能力评估,不合格者不能留岗。